该同志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扎根于检察事业中,认真完成组织、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凭借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干事精神,知重负重,迎难而进,在检察工作中交出了亮眼答卷,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一、讲政治,顾大局,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作为一名党员机关干部,张玉斌同志从来不认为“讲政治”是抽象的,他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决把“讲政治”踏实落实在行动中。
2018年,是全市布局精准扶贫的关键一年,单位研究决定安排他下乡扶贫,面对新的任务挑战,他二话没说,一头就扎进驻点村开始忙碌起来。驻点村人口多、情况复杂,帮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认真思索工作开展方向,从实际情况着眼入手,走村串户记录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把帮扶类型划分为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不同类型,对症下药,积极开展宣讲并落实相关帮扶政策。
这一年,张玉斌同志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多方协调筹措资金,累计资助包保贫困村38万元,打通通组路2.1公里,市检察院共实现帮扶的贫困户49户137人脱贫,卓有成效的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上级各部门的肯定。
2019年,某特大电信诈骗案件移送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影响大,难度更大,领导经过综合考量,安排张玉斌同志参与该案的办理。作为一名刑检业务新兵,他深感责任重大,随之而来的压力也令他感到紧张焦虑,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挑战自我、上升学习的好机会。
随后的办案期间,他连续数月利用下班时间加强研究学习,反复翻阅相关类似案件的证据审查、事实认定以及定性问题的资料,积极向有经验的领导、同事请教研讨。
最后,在团队主任的带领、指导下,他审查卷宗材料30余本,撰写审查报告以及起诉书近10万字,协助检察官审查起诉50余人,提起公诉40人。同时,撰写简报、专项报告10余篇,随时向市委、市委政法委以及上级院汇报案件相关进展,圆满完成了审查起诉及编辑相关材料任务。
2023年,接到上级要求,需要选派民事行政条线业务骨干驰援新疆,张玉斌认为这是难得的锻炼个人能力、磨砺意志品质的机会,没有任何迟疑,他果断报名参加。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乐垦区检察院援助期间,他兢兢业业,履职尽责,充分展现了湖北检察人的职业风采。在援疆期间,他积极进行普法宣传,多次赴团场、进机关开展大型普法宣讲活动;扎实开展法律监督,办理数起疑难复杂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案件;同时,利用办案之余,他以办理的案件为素材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多篇调研文章被《兵团检察》及法学期刊网站采用。
援疆工作结束后,其在职期间工作表现得到受援单位领导、同事高度认可。
二、善钻研,业务精,扎实提升专业素养
近年来,张玉斌同志共办理、协办刑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00余件,入选省院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共5件。其中纠正某局行政违法案暨行政争议化解案入选最高检行政检察专刊典型案例。
他常说,办理的案件被评为典型案例是对办案人的最高褒奖,只有一直秉持着用情办好“大小案”,用心解决人民群众“冷暖事”的检察为民情怀,才能办出高质效的案件。
同时,他认为,检察履职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说得好,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检察故事。
近年来,他共计撰写宣传报道30余篇,其中7篇案事例宣传报道被《检察日报》刊发,多篇被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正义网、鄂检在线、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内网等刊发、转载。
除了在办案过程中精益求精,张玉斌同志认为归纳总结经验也是业务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积极开展检察理论调研工作,多篇文章曾获得全省检察理论研究三等奖、第三届全国检察官阅读征文活动优秀奖、法治时代创新论坛“2024年检察工作创新论文”奖以及湖北省法学会各类奖项等。
三、守纪律,讲规矩,勇做合格党员标杆
在张玉斌同志心中,他始终牢记自己既是一名党员干部,同时也是一名检察官,一手握着党纪红线,一手守着法律红线,一刻也不能懈怠放松。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始终做到坚守底线,不越红线,坚持把讲纪律讲规矩融入到办案中去,即便是一个个“小案”,也要切实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